最後時刻,中國男籃連續失誤,葬送了好不容易拼出來的希望。
有些遺憾,但更要看到問題。事實上,勝負並非繫於最後幾個回合球的處理。前三節,中國男籃一直處於被動,攻防節奏都受制於對手。在黎巴嫩隊高壓逼迫下,中國隊只有周琦一個強點苦苦支撐,其他球員無力打開局面。尤其在外線,對方核心球員阿拉基予取予求,中國男籃的後衛們遲遲不能給以迴應。而這種充滿“侵略性”的對抗,恰恰是世界籃球發展的重要趨勢。
對於中國男籃來說,這是一屆“非典型”亞洲盃。傷病突如其來,大幅臨時陣容,都是以往不曾遭遇的情況,挑戰不能說不大。對於不少球員來說,站上賽場已是一種勝利。同黎巴嫩隊關鍵的第四節,徐傑連續三分、周琦釘板大帽、姜偉澤高難度打板三分……也讓我們看到了這支男籃的韌性。
包含改制前的亞錦賽在內,中國男籃曾在這項賽事上16次問鼎。但最近兩屆,中國男籃都無緣四強。能否重回巔峰,取決於是否長期堅持做正確的事。擴大籃球人口、加強體教融合、提高聯賽水平、融入發展潮流…….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,路在前方,更在腳下。